《空虚的云》

《空虚的云》是一部关于当代高僧虚云老和尚的长篇小说。这部一百多万字的小说,是作家冯冯用了三年多时间写出来的呕心沥血之作。它完成于八十年代中,并由台湾的天华出版事业公司印行。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册,页数多达一千六百多页。冯冯以虚云老和尚一百二十年的一生事迹和他所经历的大时代演变为蓝本,在小说里面道出了中国人在近代一百二十多年的时代感受,经历过的种种国难与家变,面对过的各种内忧外患的战争。这部小说是以虚云法师的个人对人类最崇高理想真理的追求为经,而以反映中国人的大时代苦难与挣扎为纬。





















作者冯冯(1935——2007)本名冯培德,字士雄,一生神秘而富传奇性。冯冯出生于中国广州市,在战火连绵的日军侵华的环境中成长。他自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三岁时就跟着母亲避难香港因广州被日军轰炸;六岁时他在桂林市省立模范小学跳级念四年级,但半年后在日军猛攻桂林之下,又再上路逃难;九岁时他就读曲江市黄埔中正幼年军校,不久又遭日本机群狂炸;10岁时,冯冯就读龙南中学,跳级念上初二。同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也结束了,冯冯也考入龙川中学高中一年级。1949年,冯冯高三毕业,考上岭南大学医学院。他在同一年虚报年龄19岁进入海军军官学校,并随着海军辗转来台。由于他常寄信给身在中国的母亲,竟被军方误认为间谍而监禁了四五年,后来又被以精神失常为理由而开除军籍。重获自由后,冯冯自力更生,在火车站、公园、街头流浪,做苦工、擦鞋童。在这种流离失所的生活里,他不曾放弃学习,勤力自修英文,也埋头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百万字的小说《微曦四部曲》。这部小说轰动一时,也让冯冯荣获第一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奖。当时,出版这部小说的皇冠出版创办人平鑫涛推崇冯冯为“天才、奇才、鬼才”。精通九国语言的冯冯因缘际会移民加拿大,从此潜心向佛,信众敬称他为“冯冯居士”。此后冯冯的作品即以佛教为主题,《空虚的云》即是冯冯的佛教代表作。





















虚云老和尚俗姓萧,父亲萧玉堂是泉州府府吏,母亲在他出生后去世。他是天生的胎里素,一见到佛像与佛经就心生欢喜,父亲唯恐他出家,在他十七岁时父亲逼他娶田、谭二氏为妻,但是婚后也没有行夫妻之实。后来,他在十九岁时离家出走,于福建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和尚出家,法名古巌,字德清,最后又改名成虚云。五十三岁时,他为了报父母恩,发心朝礼五台山,从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开始出发,三步一拜,历经三年到达五台山。在他五十六岁时的某一天,因为沸水溅手,以致他手中的茶杯落地而开悟。虚云老和尚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历史浩劫,如英法联军之战、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乃至八国联军他几乎都经历过。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期,他与皇帝等人西迁至西安,并且受请于西安启建祝圣护国消灾法会,佛事结束后,他隐居终南山,改法号虚云。六十四岁后,虚云老和尚来到大迦叶入定隐没的鸡足山参拜,忽闻石门内钟罄作响,谓有圣僧至,因此发愿复兴迦叶道场为己志。在云南期间,虚云与当时的云南总督唐继尧结为莫逆之交。虚云老和尚也首开寺庙改革制度,整顿道风,将一些有名无实的禅堂,制定成十二枝香的参禅制度。此外,他也设立了鼓山佛学院,供青年僧侣学戒习教。中国大陆在1949年后被共产党占领,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以寺庙内私藏黄金白银理由,严刑拷打虚云老和尚,致使他头破血流、面目全非、肋骨断裂,但他却仍然入定,让后来的刑求者不敢造次,这就是史称的“云门事件”。虚云老和尚于1957年圆寂,享年120岁。虚云老和尚一生讲学不倦,他虽然是禅宗(曹洞宗)起家,也兼弘临济宗,但是最后他为了振兴佛教,一身以兼弘五宗法脉为己志,禅学的思想以《楞严经》为主流,并认为只要信心坚定,持咒可成,参禅可成,念佛亦可成。虚云大师生活俭朴,平易近人,一生不为名利所动,大公无私,一生以护教安僧阐扬佛教为己任,强调以戒为师,注重僧伽素质的提升。















为了让小说与史实相符,作者大量地阅读图书馆内的书籍,也看过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纪录片(例如日本在侵华犯下的南京大屠杀),乃至翻遍了很多参考文献、佛学书籍。作者的用心,让读者们都能够分享他的感动和他的崇敬。清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天灾人祸不断,因为满清政府的腐败与列强的割据造成原本顶天立地的中国尊严遭受前所未有的践踏,但是西方的社会也是不惶多让,后来出现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黑死病、甚至于流感肆虐下,消灭了将近三分之一以上的地球人口,有如成住坏空的大小三灾的示现。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天灾人祸不断,五浊恶世的侵扰下,虚云老和尚还能维持出家人的威仪,走出人人都感佩的一生远行,有如在古印度纷扰的印度社会佛陀的一生一样,而虚云老和尚的一生,有如佛陀一生的现代版,为近代中国佛教的历史注入新的一页。


Share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