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乡愁

余光中是中国最好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浸淫着一种诗意和古典神韵,有一种中国的文化底蕴,比较华美。余光中的散文处处涌动着爱国情怀,于朴实中见真挚,自然流畅且含蓄深刻。余光中在1928年战乱纷争中的南京诞生。儿时,逃亡、轰炸、恐惧和艰辛给他的童年染上灰暗的色彩。他一路颠沛流离来到四川江北小小的悦来场,在那里接受中学教育,并沉浸在中国古典文化构成的多彩世界里。1950年,他随父母辗转到了台湾,从此一离故土几十年,他的足迹只有在异国他乡不停地漂泊。




















童年时期在祖国大陆的生活给余光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时刻提醒他体内流动的是龙的血液。尽管后来在异乡土地,在异域文化中生活,但乡愁情怀和对祖国母亲的牵肠挂肚还是他散文的主旋律。余光中散文中爱国与怀乡融为一体,显得尤为亲切。在《从母亲到外遇》中他写道:“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后土。”而他的母亲,他心中永远惦记的那片后土,“他的怀乡病的中国”在哪里?“不在台湾海峡的这边,也不在海峡的那边。而在抗战的歌谣里,在穿草鞋踏过的土地上,在战前朦胧的记忆里,也在古典诗悠扬的韵尾”(《四月,在古战场》)。又如“当我怀乡,我怀的是大陆的母体,啊,诗经中的北国,楚辞中的南方!当我死时,愿江南的春泥覆盖在我身上,当我死时”(《逍遥游》)。他对祖国文化的依恋愈持久愈浓烈,仰慕向往,魂牵梦系,成为他永远无法解除开的“文化恋母情结”。
他的文章中几乎处处都隐藏着一个“文化的中国”,如“牧童遥指,剑门细雨,渭雨轻尘,故宫的壁头,京戏锣鼓,太白、东坡的诗韵,米氏父子的山水,王禹傅的竹楼……永远挥之不去,在他心底。 ‘雀新大陆,举头望明月,他看见的蟾,是兔,是后羿的逃妻。”(《地图》)“他觉得洛基山美是美,雄伟是雄伟,可惜没有回忆没有联想,不神秘。要神秘就要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武当山,青城山,华山,庐山,泰山。最让他萦心的,是噶达素齐老峰,那是昆仑山之根,黄河之源,那不是朝山,是回家,回到一切的开始。”(《山盟》)中国的诗歌,中国的神话,中国的典故,中国的古建筑,中国的艺术,中国的名人,中国的名山胜水,这一切在他心中萦绕不去,是他的根,他的源,是属于他的一个文化的中国,一个永恒的中国。
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听听那冷雨》作为余光中散文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此文明体现了他本土化、中国化艺术的追求。当然,余光中的文章并不完全同于那些只运用传统手法的文章,作者还是有意寻找古典意境与现代感受、现代表达的共通处。诗一样的充满跳跃联想的语言是《听听那冷雨》的最大特色。文中用了大量的迭字句,一开始,作者就对雨作尽情的描绘: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一句就写出雨的形声。接着他跳跃联想,写道:……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雨伞撑着……这句奠定了整篇一种“忧伤”的基调。他马上大胆想象:整个中国整部中国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这样下着雨。这让读者感觉到余光中内心那种深深的乡愁以及爱国情怀。作者凭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乡愁化为种种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遇及心灵历程相连相融。可谓情丝和雨丝交织。




















余光中的另一篇散文《沙田山居》,充满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一样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及祖国文化的热爱,那深深的乡愁更让人难以忘怀。文章的情和景融为一体一切景语皆情语,除了直接的抒情外,那景物描写中更包含了作者的深情,作者赞美祖国河山的壮丽秀美,但更深沉的是文中浓浓的乡愁和对祖国统一的渴盼。那时香港还未回归,作者站在他那似家非家的阳台上,望着“大陆的莽莽苍苍”,必然会心潮澎湃,特别是结尾处的语句,“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那种爱乡,思乡,想回到祖国怀抱中的急切心情,由此带给读者的也是感情上的强烈共鸣。读者从文中感受到了诗的韵味,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那诗一般的眷恋故土,情牵祖国的民族感情。
  读余光中的散文,要细细地品,久久地回味,因为他的散文里有一个游子热烈的爱国思乡情怀,有一个作家纯粹的感情世界和人格魅力,还有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国。他几十年来的诗文创作与祖国的命运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为炎黄子孙留下了一段段千古传唱的故乡恋曲、祖国颂歌,其中国情节更是在诗文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华夏的河山、人民、文化、历史都是我与生俱来的“家当”,怎么当也当不掉的,而中国的祸福荣辱也是我显明的“胎记”,怎么消也不能消除……”

  

《蜀相》和《蜀先主庙》之异同

《蜀相》和《蜀先主庙》同是咏史怀古诗。忠君爱国的杜甫和刘禹锡同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唐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他们透过诗歌,慨叹了蜀国的兴衰,也为唐朝的日渐没落而流露出满腔的哀伤。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真使人感慨万千。两位作者空有一身的抱负但壮志难酬而遗憾终生,只能通过诗歌表达本身的政治思想和愿望。




















《蜀相》和《蜀先主庙》的不同之处有:

《蜀相》
《蜀先主庙》
1.七言律诗。
2. 前半描写景物,后半作者自己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
3. 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
4. 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从蜀相祠堂这一古庙的景象,歌颂诸葛亮的贡献,并惋惜其事业未竟,情景交融。

1.五言律诗。
2. 前四句赞,饱含的是对先主的敬仰,后四句贬,充盈的是对后主的批判。
3. 抒发了国家后继无人,将导致倾覆的深沉历史感慨。
4. 前半写刘备的英雄形象,一生功业;后半写蜀汉衰亡,感慨万端。鲜明的兴亡盛衰对比道出历史的深刻教训,也是对当时的统治者的嘲讽。

《听雨》和《听听那冷雨》中所运用的修辞

季老的《听雨》语言质朴、简洁而饱蘸情感、意蕴丰富。文章开篇由雨入题,却未写雨,娓娓道来,平淡而真实。接着写听雨的感受“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运用了排比修辞法的精短语句,更增气势,更显有力,也更能展示出作者对“雨”来临的热盼与喜悦。这样的文字,虽然与繁丽丰赡无缘,但却显得棱角分明,情深意切,自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而后作者由雨生发联想,每幅场景用寥寥数笔勾勒。没有过多的渲染,只以十分精练的传神之笔,就使主体形象的特点呼之欲出。






















在文中,作者也使用了很多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用“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来形容他内心的喜悦。文中也引用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中的句子,“大珠小珠落玉盘”和“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外,作者还变化引用古人的诗句,仿拟词“更难为外人道也”,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不足为外人道也!”;另一句仿拟词“弹素琴”,则是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可以调素琴”。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手法使整篇文章变得更有气势,更具体生动形象。作者通过运用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把质朴、朴素、高洁、素雅的春雨描绘的具体生动可感,让读者不自觉地感受到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听雨》写出了久旱之中的一场春雨给作者的一种刺激、一种兴奋、一种喜悦之情。文章通过作者对麦苗吮吸雨滴变青、二月兰开出了小花、荷花蓄力冲击水面等几个场景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农民的眷恋之情和关注民生的高尚情怀。文中也不乏深蕴哲理的点睛之笔,如“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作者开篇引出议论,精辟别致,写出雨对农民的重要意义。再如文章最后“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百姓的一片真挚情感,表达出作者对民生的关注,揭示中心,深化了主旨。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也是以联想的方式把自然界的雨境与内心的情思巧妙地联系起来写听雨的散文,表达一种由景生情的悠远的思索,使文章意蕴丰富、情理兼备。两篇散文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语言艺术。文中从多角度写雨和雨的形态,如“淋淋漓漓”和“点点滴滴”;写雨的声音,如“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写对雨的感觉,如“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抒发了一个远离大陆多年的游子对久别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祖国悠久历史丈化的眷恋之情。

《听听那冷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使用叠字叠句,参差错落,贯串全文。有的是近似的排比反复出现;有的是同声叠韵,如“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另一个特点是句式上采用长句和短句结合的方式,结构灵活多变。长短错落的句式与叠字叠句结合起来,造成一种回环往复、连绵不绝的语势和耐人寻味的效果。同时文中也充斥大量的修辞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特别是通感手法贴切自如,信手拈来的有“雨是一滴湿湿的魂,窗外在喊谁”、“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她冰冷的纤手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等。通感在打通听觉、视觉的同时,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内在心理感受。

作者出神入化地使用修辞手法构建出一个空蒙而迷幻的出神入化之境,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一句,综合运用了通感、叠字、排比等手法,渗透着诗的意境,有雨声的节奏感,诉之于感官,给读者的感觉是多方位的。

ShareThis